从4月开始,共享充电宝疯狂融资,小电、来电、街电,这3个品牌只用了2个星期就拿到了近3亿的融资,这一消息瞬间引爆共享充电市场!
30天内,全国突然出现了15家共享充电公司,其中有9家很快拿到了融资……
聚美优品老板陈欧花了3亿投资了一家共享充电宝公司,并且在微博上宣传+炫耀了一把~
很快,大早上凌晨5点多,王思聪就在朋友圈怼陈欧: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,立帖为证!??
陈欧当即怒了,直接截图发微博怼回去:
谢谢监督、做不成就当做公益了、但希望不要因为王思聪的情绪不让这个项目进驻万达。
发完微博,陈欧还不解气,要在评论区找人直播王思聪吃翔!
小小充电宝,掀起了一股热闹的互撕。共享的世界,我们看不懂。看看摩拜投资人怎么说的吧。
毛圣博 熊猫资本合伙人
2015年合伙创立熊猫资本
曾任启 明创投副总裁
投资代表项目:摩拜单车、凹凸租车、FACE++等
主要观点
好的共享概念应在“住”“行”领域挖掘
更看好能提供标准化服务的B2C共享模式
共享单车企业长期赛跑还要拼产品
“共享”初期规模和效率比产品更重要
滴滴又获55亿美金融资资本仍看好
不看好共享充电宝的发展
下一个共享风口无人驾驶汽车
采访摘要
第一财经 张婧雯:毛总好,这一期要专访您,主要是想跟您聊一下共享这个概念。我知道你的公司投了摩拜单车对吗?而且投的特别多,你们一共投了多少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我们大概已经投到了超过我们基金总规模的10%了。在B轮还有后面我们又跟投了两轮,B轮我们是唯一的领投方,其他老股东跟投。基金大概就是全加起来可能不到5个亿,摩拜我们就投了大概五千多万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所以你们玩的也是这种重注的打法,一个项目会投特别多?那当时应该是对共享概念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,当时你们四个合伙人有没有彻夜长谈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我觉得我们对于共享领域思考的还是比较深的,真正能受到VC的青睐或者真正最后能赚钱的共享,现在看起来比较火的,就停留在比如说Airbnb这一种以住为需求点的,还有就是像滴滴,共享单车这样以出行,交通为需求点,就这两类从商业化来看是比较成功的。
什么样的东西才适合共享? 因为共享肯定最后就是你不持有,只是使用,但不持有这个东西。这个模式其实有两种(C2C和B2C)。最早大家理想化的可能是C2C,就是说我的东西现在闲置了,现在把它共享出来,其他人可以用,这样是大家比较理想的C2C共享,当然也有很多人做过这方面的努力。后来发现其实挺难的,包括滴滴的顺风车有一点这个意思,真正是车主闲置的车或者我自己的车。
但C2C没法避免一个标准化的问题,很非标。今天你坐一个顺风车是美女开的,车上有香水,美女长的很漂亮,一路聊的很开心,你觉得顺风车好象挺好。明天你又约一辆顺风车,结果来了一个大哥刚刚打完篮球,一双臭球鞋丢在后备厢,让你很烦他,但也没有办法,因为就是很非标一个东西。滴滴这个平台可以通过一些评分,各种手段把这种东西尽量减少,但我觉得它没法避免,因为C端供给本来就是很非标的。C2C由于这一方面的原因最终效率不会高,而且C2C之间沟通成本非常高,所以我们现在是比较看好B2C的模式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其实共享的概念大家都很关注,但是盈利能力却很少被提及,现在像摩拜赚钱吗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摩拜现在肯定还是亏钱的,因为它投入了大量的钱去造新车。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模型,是说它是可以赚钱的。当然这个模型里面包含很多,比如现在新闻里面很多提到的,比如它日骑行的次数,每一辆车平均每天被骑几次,这个车大规模生产以后成本大概是多少,运维成本大概多少,其实把这些变量算一算,差不多是能够算出来你的回报周期大概是多少。
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资产管理公司,它花钱买一堆或者自己工厂造一堆自行车,这就是一堆资产,这些资产租出去,很多人说是自行车租赁公司,我觉得也可以,怎么定义它不重要,更重要的是这个帐,其实很容易可以算清楚的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这规模就很重要了,哪怕是它的价格可能不提就保持现在的价格,也是要有一定的规模做支撑它才能够赚钱。如果说另外一个共享单车的公司他不用收钱,大家就自然都去骑它了,这样的话对于达不到规模以上就能赚钱的预期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我觉得这个也不成问题,很多投资人还是很长线的。大部分的风险投资基金是以十年为周期来计算的,没有那么短视。首先你买一辆非常便宜的自行车投到街上,也可以做一个所谓的共享单车。新车老百姓(43.950, -0.13, -0.29%)骑起来肯定也是很轻,但问题就来了,你怎么去维护这一辆车,你的维护成本会非常高,这辆车你没法定位,也没装所谓的定位模块。到最后就算不过来帐,但老百姓骑的可能还挺Happy,过三个月以后可能这个车就坏了,或者就不见了。到最后这个企业是看不到盈利那一天,就算你一开始能融到一部分钱,如果想持续融资下去肯定也是挺难的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我也看过一篇报道,就说这个共享的概念首先就是要速度,其次是资本。你其实也说到了一个产品的概念,就是说长期来看产品要好,才能够最后收获这个市场。到底是产品比较重要,还是这个速度比较重要呢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我觉得本质的原因,是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,信息太透明了。只要你这个东西出来,第一很多竞争对手会围上来,大家会做类似的事情,参与到这个竞争中去。第二快,是投资人嗅觉马上嗅出来这个地方是有机会的,这个东西又有一定的规模效应,投资人马上想投很多钱进来,尽快把你推上一个轨道让你跑得更快,这个地方马太效应会很明显。这跟以前信息不流通时候不一样,本来信息不通时,可以慢慢做,把口碑做出来,慢慢打磨产品,然后竞争对手很久才知道我。现在不一样,现在你只要有一个特别好的商业模式,可能第二天竞争对手就知道你了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听你这么说,现在这个时代,其实速度比产品更重要,首先要占领市场,然后再去慢慢的打磨自己的产品。滴滴现在的整个估值已经达到500亿美金了,刚刚又融了55亿美金,当时我记得它在上一轮融资时,还有机构卖它的老股,会觉得因为政府限制非常多。当时对滴滴未来一个盈利,包括发展的预期都是很堪忧的,没想到它现在估值又提升了。是不是只要找到了对的点,又是一个共享的概念,就不会输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刚才你提到说滴滴现在价值500亿美金,优步全球大概融资了130亿美元,现在的估值据我了解到的也是500多亿,600亿美金左右。这两个企业是可以类比的,因为从网上获取信息,他们的总单量其实差不多的。中国人口已经占世界人口1/4,又比较聚集。单中国市场出行的市场是很大的。所以我觉得这个市场价,可以说还算公道,也许有一部分水分,但我觉得水分不大。
当然未来它的想象空间,比如未来如果有自动驾驶以后,其实连司机都不需要,彻底变成一个B2C的公司,那样它就很赚钱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共享充电宝,听说它是十天之内就吸引了三亿人民币资金,你怎么看呢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很多投资人说,大家要像团购一样投一家公司,大家都想沾一点边。我觉得这里面有几层的原因,第一就是投资人里面,也有很多人是随波逐流的,人云亦云,大家不想错过热点,这里面硅谷有一个词汇叫做Fear of missingout,就是怕错过。很多VC是怕错过,所以他即使占有一点点的股份,可能零点几,他也觉得OK,我已经投到这个公司,所以大家都想蹭一点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为什么会怕错过呢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这个有很多压力,比如说有来自LP(股东)的压力,LP会问你怎么都没投到过共享单车?中国现在这么火。他如果有一个0.1%,他也说我投了,就没有压力。你投失败的项目永远没有人知道,因为已经没有名了,但你只要成功就可能所有人都知道。当然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,我认为是不好的。
第二种就是大家都觉得跟着一些特别有钱的投资人,口袋特别深的投资人,或者特别有自己逻辑的投资人做投资会比较保险,因为反正后面有他们撑着。所以很多投资人也是期待于去赶这个潮流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提到需求,你觉得共享充电宝有需求吗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我自己觉得共享充电宝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需求。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持有成本实在太低了。买一个充电宝可能三十多块钱,六十多块钱就买了,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。还有就是我觉得替代方案很多,它流动很麻烦。自行车比如说我用好了停在这里,下一个人可以接着用,而且是不固定点。现在大家都做无桩这个概念。充电宝我租用了以后,充完了然后放哪儿呢,我还得放回它的点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在共享概念上,能不能发现一下下一个风口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当然可以,比如我们之前其实看过汽车,我刚才提到了几个关键点,就是说持有本要高,租用成本也就是使用成本很要低。汽车其实完全符合,但汽车有一个问题就在于它的维护成本高,因为要解决停车,要解决加油,罚单,各种各样的问题,造成你的维护费用特别高,这一个帐可能算不过来。但这个车如果最后它能够变成自动驾驶,或者这个车经过改造它解决了这些所谓的维护问题,和定点停放,和能源的问题,停车的问题,那么我觉得这个模式就成立了。
第一财经 张婧雯:对,您刚才设想应该是这样的,就是说造出一辆全新的,能够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马路上自动行驶,有谁需要就通过一个电子系统来下单去用这个车?
熊猫资本 毛圣博:对。可能听起来有一点天马行空,但总有一天是会有这样的公司出现。
15069
11261
11199
10273
10146
9977
9443
9245
8239
7996
7649
7503
7076
6839
6270
6162
5977
5918
5770
5478
成都澎湃动力网站建设公司提供:成都网站建设、小程序开发、域名主机、国内外云服务器、400电话办理、呼叫中心、企业邮箱、短视频拍摄、直播运营等服务。